星期一, 9月 22, 2014

後殖民食神之歌



 
 
 



















「老薛說他要寫一本書,關於香港食物的歷史,這本書將會包括一切大家要知道有關香港的事情:歷史、政治、文化,甚麼都有,是一本空前絕後的、書中的書。」
也斯先生是香港很重要的作家。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是本地劇壇的先鋒。二者的結合可說天衣無縫。
全劇對於「後殖民」(1997回歸後香港)、食物和愛情,都能如實反映也斯的觀點,裁剪得宜地搬上舞台。
陳炳釗輕描淡寫地處理原著的其中三個故事,大概已足以展現也斯的文學體裁和香港感情。作為劇場作品,陳炳釗更重要是賦予一種全面的藝術態度:抽離地觀看世情,同時與觀眾建立平等和相向的溝通。
表演團隊雖然包含不同背景的演員,但卻能渾然合成,脫掉濃烈的話劇技巧腔口,滲入適度的個人風格,以達致整體模式。就如各段歌舞場面,觀眾感到的並非勁歌熱舞,也非強烈節奏。演員自然而率性的歌唱,沒有刻意搬弄技巧,更能傳達真摰的心聲。
我對也斯作品沒有全面和深入認識,不敢貿然撰寫劇評文章。但我肯定本劇是香港文學和劇場互相融合的重要作品。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