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病還須蠱惑醫
《蠢》劇演出甚為拘謹, 不禁令我想起1998年看過的另一版本《戇病夫妙計試真情》---
正本戲開始之前,六位小丑花了差不多十五分鐘逗弄觀眾: 派發七彩汽球及「吹BB」玩意、引導觀眾一起歌唱演出主題曲,目的就是替觀眾熱身(Warm-up),以便接受這齣原本並不十分熱鬧的十七世紀法國喜劇。
莫里哀的《戇病夫妙計試真情》,是一齣典型的中產階級諷刺喜劇。劇中主人翁經常無病呻吟,希望將女兒嫁給名醫的兒子,從而獲得醫療和實際財富的利益。可是女兒卻另有意中人,因此誓要爭取個人婚姻自由。與此同時,主人翁的繼室和情郎藉著主人翁對藥物倚賴成性的弱點,密謀侵害他的家產。最後,依照同類型喜劇的一貫模式,由主人翁家中那個潑辣豪放、鬼馬精靈的女僕,以偽裝假扮的方法(包括她假扮成另一名醫哄騙主人翁及教唆主人翁詐死試探眾人),從而揭穿繼室及其情郎的詭計。結局當然是主人翁明白事理洗心革面,其女兒則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距離現今三百多年的世代,醫學與科學逐步發展的時期,《戇》劇背道而馳崇尚自然,鼓吹摒棄藥物追求心境健康,足見莫里哀作為戲劇家的進步思想。香港話劇團的演出版本,也是希望追求一種閒適的感覺,在傳達故事信息之餘,讓觀眾輕輕鬆鬆享樂一場。
導演何偉龍似乎知道《戇》劇並非瘋狂胡鬧的劇種,因此在好些只有兩三個角色的場面,都加進小丑同場分佈舞台四周,務求令舞台空間得到充實,但又不影響劇情本身的進展。每到轉場時候,小丑又出來插科打諢,令演出節奏盡量保持流暢。不過,六位小丑在音樂歌唱方面雖然發揮水準,然而活力與動感始終有所不足,因此演出下半場亦減少了出場次數。
至於演出整體氣氛,導演除了循著故事所需而讓演員們飾演的角色推進劇情,更開放地讓演員各展所長,豐富了《戇》劇敘事功能以外的娛樂表演性。我看的是A組演出,個別角色的造型頗有心思,例如陳淑儀飾演的多蜜斯賈潟肚,肥胖大肚的特別服裝沒有阻礙演員的形體動作,反而豐富了角色的奇特性格,在全劇裡變成一個甚為突出的角色。至於其他演員,雖然並非每人都作出特別技能表演(這也並不是說他們的演技有問題),但我看到黃先洸玩雜耍地以雙手拋三個膠圈、林尚武既打鼓又彈結他(更擔任歌曲填詞)、梁菲倚的芭蕾舞姿翩翩,凡此種種,已經足以令我相信話劇團的演員應該還有更大的潛能可以發揮。
(以上原文刊登於1998年7月20日大公報文化版)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