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5日
在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觀看《5月35日》的演出,不可能不受三十年來的感性記憶所影響。尤其是莊梅岩 ── 一位地道香港編劇,能夠承擔書寫近代中國重要歷史的一頁。單是這份大無畏精神,已經令人敬佩。
一對主角是死難者的父母,以此作為切入點更叫人唏噓和無奈。往者已矣,但是存活者所受的壓迫卻仍然堅實存在。以此作為控訴更加強而有力,亦更令到觀眾或各方關注人士,以此作出警醒:不敢忘記。
從戲劇藝術而言,全劇以內地為背景,人物卻說著地道港式語言,我認為是編劇有意以香港觀眾為主要對象,又或期望以粵語衝出華文地區,將來有機會令本劇流傳更廣。全劇發展至末段,從實至虛,把觀眾重新帶回廣場,勾起難以釋懷的場面。導演李鎮洲對於亡靈的處理,外在形態和和動作激烈熾熱,反而變得寫實,似在刻意配合全劇的控訴命題。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