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23, 2022

戲論‧十牛


不論西方或東方的戲劇體系,都離不開學習「演技」,即是表演的技巧。傳統戲行,不論是戲曲抑或話劇,資深老師則說:「學做戲,即是學做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這些年的變革十分明顯,不僅傳授西方表演技巧,同時亦注重培育學生的創作理念和藝術德行。學生不單在學做戲,更藉著戲劇觀照自我,認識生命。《戲論‧十牛》是一個具心思、創意,趣味和內涵兼備的製作。學生受益,觀眾亦有所得著。

借用禪宗《十牛圖》於戲劇內容,並不新鮮。導師暨導演張藝生誘導學生一同創作,述說年輕人的抱負及困窘,從「尋牛」、「牧牛」,直到最後「歸於十牛」,一方面表現了《十牛圖》的完整結構,學生的自我剖白亦能從心出發。舞台之上,各種表演手段亦與內容互相配合,全體參與者都盡見心思。

台北「優人神鼓」的黃誌群老師一直倡議新團員「未學打鼓,先學打坐」,用意就是修心養性,方才用於技藝。張藝生與李子健都曾於「優人」學藝,除了精於鼓藝,亦能掌握從心擊鼓的技法。演藝學生們多場鼓藝,基本上能掌握到「優人」的形態,團隊精神高漲,擊鼓清脆俐落。只是實驗劇場的觀演距離實在太近,學生們的精神狀態仍未圓滿,感染力尚待修練。

《戲》的整體構思卻是不落俗套。擊鼓能夠觸動觀眾心弦,學生繪畫自創的十牛圖,最終衝破圖畫而走出舞台空間,藝術形象豁然開朗。除了頌砵梵音,兩首RAP歌將虛無縹緲的禪意與現實世界互相融合,充滿活力的學生一下子像是看破紅塵,重新走進煩囂世紀。「戲劇就是讓我們誠實地認識自己。」真是當頭棒喝,心神交會。

學生最終都要畢業,走出社會。觀眾看完表演,走出劇場,彼此各有所得,《戲論‧十牛》已超出一般戲劇的框框,令人心靈觸動。

佛琳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