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26, 2006

當代表演藝術研討會.1



參加了首天的「當代表演藝術研討會」,並答應了擔任末節(星期六下午)的主持人。

我沒想過是要為詹瑞文/劇場組合貼金,因為事前已知道了部分講者或嘉賓的名單,例如:林克歡、王墨林、梵谷等。這批人,我不相信他們會向任何人的面上貼金 (捫一把掌反而更有可能!)

當然,有些講者我是不認識的,故此也正好來學習取經,例如于善祿、傅裕惠、林如萍、耿一偉(台灣);林蔭宇、陶慶梅(北京)等。

首節座談,不出所料,有點火花。

王墨林七情上面地向著阿詹說:「賣 座 是 不 重 要 的! 真 的 不 重 要 的! 不 重 要 的!」他重複了三篇,有點像當年的董太。

傅裕惠認為香港劇界的優點是「很團結......」,茹國烈後來忍不住以此作笑話!

于善祿觀察到觀眾越來越喜愛以口碑代替了筆錄評論,這趨勢很有點不妥。

林奕華認為「每一齣戲都是一個『評論』。」

顯然地,阿詹的戲只是一個楔子,可發揮和引申的內容多的是。

因此,有時間的話,請您也來評一評。

***********************************************************************************
p.s. 彭二組,我已把您的錄影帶交了給W.F.

p.p.s 凡夫兄,因您的blog要留言者做甚麼註冊登記,故此我怕麻煩,只能在此回應:
您的話我亦是有同意也有不同意的。我認為史氏體系確有很多引人入勝之處,但畢竟那是一種訓練手段,而自我控制和感情投入才是表演的不二法門。因此,每個演員在每個角色上都帶一點自我影子,這個是完全正常的。以著名而經常被人研究的羅拔迪尼路或阿爾柏仙奴為例,他們的角色也必會有自己的影子 (當然電影與舞台有別,我是知道的。) 而更重要的是,您所提及的「馮祿德的表演框框」,那到底是甚麼框框呢? 可否具體一點來批評呢? 否則,會否這是您潛意識下套上去的「框框」呢? 這是「您」的框框,還是「他」的框框呢?
Well, 真是有心討論,並非搵交嗌。

1 Comments:

At 9/28/2006 1:17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丁兄:
首先,「史氏體系」不只用於訓練,也是一種方法,亦正是提供方法如何控制外在形體及發揮内在情緒。跟美國等流行的自然演繹派系--着重「情緒記憶」有所不同,但共通點仍是必須經歷嚴格的形體控制訓練在先。
關於「框框」問題,在香港資深的演員内最容易有的。要詳論則涉及多面的歷史因素。
簡單的說,就是資深的演員經歷了多次的演出,不段的對自己的演技作了調較,形成了一套近乎慣性的演技模式,就是我稱之為「框框」的東西。因為這模式未必就是「角色」中的「人」。
你所說的「影子」,可能就是「史氏」說過的:一位成功的演員,就是要讓觀衆知道你是「甲」(演員本人),也相信你是「乙」(角色人物)。
時間關係,此簡單說明望能解答你的疑惑啦。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