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19, 2022

鐵行里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四個半月之後,終於再踏入劇場觀賞演出,首站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鐵行里》。

從中環的隱世角落,走到虛無而落魄的行人天橋走廊,最後放射至未來世代,潛行者回流香港卻遇到層層監視。編劇陳炳釗由現在的處境想像未來世界,無奈而灰暗。

從自身熟悉和具個人生命關聯的場景開始,編劇進行了不少史料搜集,讓觀眾先緬懷過去,投入以往親密的環境。我不知道「時間是空間的奴隸」到底是甚麼意思,但只要是同代人,大概都能體會編劇的昔日情懷。

另外,編劇將自我分拆成兩個角色,一個是冷酷而理性的建築師,另一個則是感性和唯美的藝術家。二人本來互不干涉,但在這極端世代便產生矛盾。城市的規劃、重建、拆遷、改造,彷彿被扣上一頂泛情的帽子。編劇雖然沒有刻意闡釋立場,但是編劇描寫的收樓程序,已對當權者作出無情鞭撻。

我不驚訝於全劇的沈靜和冷漠,但覺得編劇借用個人歷史出發,搬出愛犬失蹤的故事,過程中卻全然抹掉時代變遷的人情和世情,雖說反映著當下香港狀態,但展示的既非無奈,亦欠態度,有點兩頭唔到岸。

說的也是,從鐵行里走到中環海旁,本來是咫尺之間,但經過嚴峻的時代變化,現在回頭已不是岸。編劇最終仍以小狗再臨作為呼應,為觀眾帶來一點點卑微的冀望。

佛琳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