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與世故之歌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近年的培養方案,明顯地由專注西方演技訓練,演變成全方位當代劇場探索,有關學生對創作過程,以至於整體劇場的藝術構成,投入了不少心機。學院邀請到「天台製作」兩位創作人艾浩家和李婉晶,合力為學生創作及排演《天真與世故之歌》,可能是戲劇學院歷年來最獨特的一個演出。
獨特之處,在於客席導師(劇團)為學生的編作過程給予引導,同時借助戲劇學院和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的強力支援,完成了一齣富有「天台製作」藝術特色而具風格的劇場表演。
對於現場音樂演奏和即場剪接投影,可說是「天台製作」的拿手好戲。尤其是投影方面,真是出神入化,任何角度都可以展示錄像投影,更重要是能與劇場氣氛和情節互相配合,從視覺引起觀眾思潮。音樂方面,大部份參與演員都發揮音樂才華,歌唱或樂器演奏都令人看得賞心悅目,同時亦能展現年輕人的抱負或鬱結。
然而,演出的內容往往失之交臂。《天》劇的兩條主要脈絡,分別是《失樂園》神魔爭鬥如何影響人類的心靈發展;另方面就是學生演員的真實心聲。前者對於當下世代的怨懟及困窘,其弦外之音是顯而易見的。我當然不會「天真」地期望演出能找到甚麼解決方法或達到甚麼目的,但是最終熱鬧繽紛地完場,與該段落想傳達的訊息顯得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失樂園》環節與學生個人心聲屬於不同層面,前者現在沒有注入更強的角色扮演手法,與後者的形式差異不大,令全劇的戲劇效果變得平板。
當然,也許這是我較為「世故」的看法,絕不能抹殺創作人與學生共同付出的心血。
佛琳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