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死)在物流貨倉的那個晚上
編劇鄒棓鈞坦誠地表示《麻》劇的創作靈感源自德國新文本戲劇《金龍》,後者在香港舞台已曾有不同版本的演出,熱愛劇場的觀眾可能都有印象。
《麻》劇以五位物流倉工作人員發現貨品裡的「死麻雀」開始,配置五段/五個互不關連的角色,平衡述說各自的故事。全劇不分主副線,觀眾可以對號入座,以自身經驗及體會來認定每段戲的關聯......又或毋須關聯,只需感受。
編劇煞有介事地呈現各個片段,必定有其心思。我覺得各個角色或多或少會對應其所屬觀眾的心靈:被壓抑的母親、隨緣的書店老闆、需要化解壓力的劍道少女、尋票欲離開的港人,還有那位只想順利完成工作而收工的物流老職工。各人都在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沒有對錯之分。然而,如此敘事方式可以延連不絕,沒完沒了,觀眾到底能夠感受多少? 帶走甚麼? 似是疑問。
佛琳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