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26, 2014

人間煙火(演藝版)

我於2009年曾在大會堂劇院觀看新域劇團製作的《人間煙火》
當年的印象普通
大概因為是單向舞台
而且演員們有些老積(其實他們都仍年輕)
是次
在演藝學院觀看一班真正的年輕人演出該劇
再加上司徒慧焯非常生動的導演手法
令我對這人間的煙火產生了較深的感受
也令我聯想到朱銘的「人間」

2014.兒童粵劇匯演

今年又去高山劇場觀看
兒童粵劇匯演
4個短劇較往年更精煉
當中有一兩位少年(不能算兒童)頗有潛質
日後不難成為粵劇接班人

星期一, 5月 19, 2014

受傷了


噢, 年紀大 機器壞
原來足球員所謂的肕帶受傷
就是這樣


盲女驚魂

正如導演陳敢權所言
今時讓觀眾觀看這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劇本
也許不在於驚悸
而在於角色的心理歷程
(否則故事的處景在現代社會便不完全成立)
演員都演唱得很好
能讓觀眾感受
「眼盲並不最重要, 更重要是心不盲」

馬Equus


我對這個戲/劇本的印象很深
因為
廿年前投考演藝學院戲劇學院
我便已經研讀這劇本
以預備自選獨白
今次能夠再睹這劇本登上舞台
(當年亦曾看過李國威導演的演藝版本)
真的很有感受

星期一, 5月 12, 2014

縫身

我沒有看過韓麗珠的原著小說
所以不敢貿然評論浪人劇場的改編手法
然而
單看舞台上的意象
演員相互配合的表演
以及演員背誦的台詞
我估計導演應是有意識地「處理」著文字
表達著原著的主旨---
其實縫身是為了爭取獨立自主
作為戲劇作品
演出前大半部份並不建構與觀眾的溝通
雖然表現了劇作的「孤獨」狀態
但也畢竟太納悶了

演藝.馴悍記

從演藝三十周年跨學院製作「馴悍記」可見
戲曲表演程式於當代劇場
其實能夠發揮很廣泛的互補作用
戲中戲的粵劇部份
簡單直接
表演精彩
導演再以戲劇部份彰顯或反照劇本主題
令全劇顯得完整
然而
整個表演其實是戲曲為主
戲劇為輔
那麼謝幕時應更勇敢地由粵劇演員壓軸
那便更加理所當然

同流.荒誕

某雨夜
在同流於工廠大廈所設的黑盒劇場
觀看「荒誕」--- 貝克特「最後的錄音帶」
不足四十位觀眾
在不足十呎的距離
看著鄧偉傑戴著軟面具扮演六十九歲的老人家
在辦公桌上以開卷式錄音帶聽著有關角色於三十九歲時的錄音
那燈光
那假象面具
構成了的原來就是所謂「荒誕感」

星期四, 5月 08, 2014

第六屆香港小劇場獎

光陰似箭
又是一年一度的小劇場獎
本屆得獎作品
大部份我都有看過
「漂流」為異見人士發聲
更有其獨特的社會意義

星期一, 5月 05, 2014

4歲半的格仔男

第四屆屯門區幼兒故事演講比賽

由4月中至5月中
我參加了多項不同形式的評審工作
有些是我很熟悉
但相對選擇困難的項目
唯有這個幼兒故事演講比賽
已是我多年未再接觸的兒童活動
看著看著
我想起丁朗將來是否也可以參加類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