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30, 2023

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


「非常林奕華」最新製作《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借電影的其中一個主要角色,將過去、現在和未來平衡展現,形成不同層次的時間旅程,讓觀眾自我審視:「過去與現在,是否必定構成未來的結果?」林奕華的導演作品,並不以傳統敘事方式複述劇情。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舞台佈置了多塊不同大小的屏幕,舞台中央有一台三角鋼琴。三位表演者於舞台左方的三張小桌子對著電腦屏幕追看旅遊相片,另外三人遊走舞台而構成不同關係。基本上,九十分鐘的演出就像一場音樂影片,但是舞台科藝與真人演員之間建立有機連繫。屏幕的影像變化萬千,其實主要都是旅人往昔的寶貴回憶。各人的回憶都有不同角度和感受,互相勾連便產生千百遐想。由是,舞台上雖然只是兩男一女的三位表演者,卻足以代表浮華花花世界。

無聲的鋼琴,繁密的影像,科藝合成耀眼,但表演者和畫外音形成的人氣亦很重要。末段三人望海,剪影與真人混而為一,背後潛藏更多故事。影像、音樂與表演者之間,展現了豐富而互相關連的舞台語彙。創作人將「我從來沒有愛過另外一個人」演化成不同旋律和節奏的短歌,既是整台演出的主調,也讓觀眾聯想「另外一個人」與當事人之間的隱秘關係。林奕華導演再次將當代劇場的表演元素重新整合,引領觀眾從藝術觀照人生。

 (相關雜文見2023年5月30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3/0530/855638.html)


星期日, 5月 28, 2023

冬梅


中英劇團的《冬梅》,製作重點包括兩項: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為伙伴;另外也是「戲劇新晉培育計劃」第三年的成果。前者將「藝術科技」於劇場展演,後者為演藝學院戲劇碩士的畢業生作品。由此看來,全劇的教育實踐意味甚濃。

《冬》的文本看似複雜,因為乃是劇中人冬梅精神狀態不佳的所思所想。由是,全劇毋須以邏輯或線性推進,更重要是劇中人的精神狀態能否與觀眾產生連繫,最終達到甚麼目標。現在的文本兜兜轉轉,著眼於幾件物理環境例如鐵絲網、飛蛾、指示牌,以至幾個特定人物,例如餐廳上的男女和行人道上的人士。劇中人不斷追尋「我是誰?」似乎是一個通用的宗旨,但是為觀眾帶來何種感受或共鳴? 這是劇作者需要深思的問題。

全劇的科技效果主要在於即場投影和演員手上的發光球,但這兩項技術在當代劇場都不算新奇,不見得任何獨到之處。

白清瑩主演的冬梅很有力、很專注,但是文本賦予的角色很模糊,難讓觀眾理解。當然,我們都不容易理解精神病患者,也許這就是全劇的演出主旨。

佛琳

星期三, 5月 24, 2023

落地開花


《落地開花》的劇本涉及中港兩地的老夫少妻婚姻;少妻來港後的新移民問題;在港出生兒子的成長困難;兒子成長後的個人發展;以及香港的住屋問題。

多個社會議題集中在一家四口的家庭,本無不妥,亦可高度發揮戲劇性和議論性。劇中大兒子近乎病態式的鬱結乃是全劇的推動關鍵。然而,大兒子當年得知母親在家的越軌行為,為何多年來仍留在家,甚至結婚後亦與太太一起和父母同住? 若說大兒子是為了守護父親,那是過於牽強。因此,角色行為邏輯不成立,令全劇失去良好基礎。導演盡力展現文本,但亦有些不必要處理,例如全劇的父親應屬於潛藏角色,增添觀眾的想像力,父親現在多次出場,實無必要。

就如黑盒劇場前作《白頭宮女》般,《落》劇突顯了香港話劇團現在的演員班底的局限性。在小劇場近距離之下,由真實年齡較輕的演員飾演老角,怎也難以讓觀眾投入劇情和欣賞演出。《落》劇我看的是郭靜雯版本,演出開頭五分鐘,我還以為她的角色是陳嬌的姐姐或妹妹。

由是,更令人懷念《最後晚餐》的資深演員雷思蘭。

另眼


作為二次創作而言,從短篇推理小說《頭頂》而成的小劇場作品《另眼》,可看出創作人意欲超越原著的良好意願。然而,現在的演出文本著眼於教育事件,當中亦涉及道德規範,全劇的戲劇成份主要在於主人翁朱Sir的個人轉變,與事件推理扯不上關係。

薄弱的文本令導演付之強化的舞台效果處理。風格化的白面形象和形體動作,把玩衣架和檯椅裝置,但都與文本內容互不協調。

星期三, 5月 17, 2023

小島‧餘香


潘惠森在本劇季接任成為香港話劇團第六任藝術總監,劇季開幕演出《小島‧餘香》就是翻新自《小島芸香》,為話劇團帶來了新的氣象。

不論是「芸香」或「餘香」,都屬於潘氏的另一類文藝小品劇作。全劇沒有特定時空或背景,人物亦不見得具獨特個性。然而,編劇透過細緻的描寫筆法,富想像力的象徵喻意,整體呈現穿透時代和環境的戲劇語境。男女主角本來各自追尋不同的人生,偶爾相遇於小島之上,生命互相影響而引發更多不可預期的未來。「餘香」沒有甚麼大道理或主旨,正如藝術需要經歷時間洗滌,才可逐漸淨化人心。

《小島‧餘香》有別於話劇團以往多個劇季開幕的熱鬧或大堆頭劇目,反映劇團希望加深藝術對市民的熏陶,令人欣賞。

(相關雜文見2023年5月17及22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3/0517/851030.html ;

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3/0522/852787.html)

星期三, 5月 03, 2023

繁花(第一季)


改編自金宇澄同名小說的內地舞台劇《繁花》(第一季),二0一八年在上海首演以來,好評如潮。幾經巡演,終於在本年四月底登陸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繁》劇以簡約佈置突顯演員為表演手段。舞台中央演區的旋轉大圓盤,既可令角色以不同角度和姿態演戲,同時寓意兜兜轉轉、尋尋覓覓的人生旅程。舞台上方有高台和梯級,背幕用作錄像投影,以交代時代變化,亦反映角色內心感受。導演馬俊豐差不多用盡所有演區,每個角落都能讓角色演戲。全劇分作上下半場,所有場景轉換一氣呵成,三小時演出節奏明快。

(相關雜文見2023年5月3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3/0503/84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