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31, 2022

斑馬


 《斑馬》的故事設定是有心思的:兩個極端場景包括動物園和戰爭環境。實際兩者的人民都在尋找生存方法,各有所需,各施各法。

然而,劇本處於一點寫實和一點虛浮的含混狀態,編劇想要以荒誕手法述說世情,但是動物園父子情卻荒誕不起,幾個士兵卻又有點滑稽和傻氣,最終女環保員的變化又過份兀突,整體風格十分游移。

導演與設計似乎是營造半圓形演區,但最終只變成像單面舞台,兩端觀眾難以觀劇。我懷疑左邊觀眾席是否看到斑馬/驢。

劇末的狂喜狀態並未能令觀眾產生震撼,實在可惜。

佛琳

校園幹探易合一之電玩危機2022


《校園幹探易合一之電玩危機2022》劇與大細路劇團以往同類型劇目有一點明顯轉變,雖然劇本仍然傳達道德教育訊息,但是次演出卻不純粹從父母的傳統思維出發,由父母單方面改變兒童的生活習性。誠如場刊「導演的話」所言:「單純地禁止他們打機……又是否一個根治這問題的方法呢?」事實上,現在不少成年人都是「機不離手」,那末有何方法讓兒童跳出打機的誘惑? 因此,《校》劇於劇末將主旨轉移至鼓勵易合一(兒童)追尋自己的夢想,努力成為一位精明偵探,雖然與全劇起始的目標有所偏離,但不失能讓家長和兒童一起作出思考。

整體而言,新進編劇和導演能為劇團帶來新的風貌。

佛琳

星期二, 12月 27, 2022

幸福窮日子

有一些演出極富娛樂性;有一些演出極考人心思。舞台劇若能將娛樂與教育並重,年輕觀眾便能夠獲益。「音樂劇作」劇團將阿濃的小說《幸福窮日子》搬上舞台,確實能夠達到雙重意義。

舞台上的《幸》劇需要建立可觀的戲劇性,編劇並不將原著「搬字過紙」也是合適選擇。《幸》劇根據原著的基本結構,描述黃氏一家四口從他鄉來到香港定居。劇本沒有刻意說明黃氏家庭的來處,但女兒志芬以台詞述說原居附近有「綠樹小河」,便能引起觀眾的想像。舞台劇以黃氏姊弟的家庭與學校生活為主要場景,並將原著小說其中一位學生何翹翹轉化成重要角色,先以「蝗蟲」形容志芬而產生衝突,後來因為翹翹家庭發生巨變而與志芬相濡以沫。編劇藉著兩個家庭作出對比,呼應小說裡志芬曾說:「她(翹翹)一定感到自己一無所有,因為這世上似乎沒有人當她是一回事,她看不到有誰真正愛她。這是最貧窮的感覺。」

《幸》劇雖說是音樂劇,但敘事劇情的成份較歌曲為多。歌曲並不屬於流行旋律,不容易即時打進觀眾腦海。九位演員的歌唱技巧不俗,能夠配合角色個性和身份作出演繹。飾演志芬的柯映彤和飾演翹翹的胡希文尤其耀眼,兩位年輕女演員都能展現角色的純真性格,二人交心的一段戲能將全劇主旨立體呈現。

 (相關雜文見2022年12月27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2/1227/802056.html)

星期一, 12月 26, 2022

新馴悍記

「長‧智‧戲」計劃的演出《新馴悍記》,屬於藝術啟導形式的培訓項目。參加者都是銀髮一族,先接受約二百小時戲劇訓練,然後再進行一百小時排演,最後在黑盒劇場公開表演。《新》乃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名劇《馴悍記》,原著講述一對姊妹,姊姊個性潑辣,妹妹性格溫婉。她們的父親曾經起誓,必須大女兒先行出嫁,小女兒才可尋找歸宿。由是,雖有不同男士希望接觸溫順的妹妹,但卻必先有人馴服強悍的姊姊。戲劇衝突和笑料源由於此。

 

編劇將莎翁的原著改編為舊日香港處境,另將劇情濃縮至一個多小時完成。除了主要角色之外,並有多位配角輪流飾演住家女傭,即是昔日的「馬姐」。女傭們七嘴八舌,一方面交代故事進展的經過,另於轉換場景時發揮調節氣氛的作用,令全劇節奏爽朗,輕快前行。演員都有良好默契,彼此的台詞交接純熟,明顯下了排練苦功。銀髮演員展現了高度專注力,難能可貴。

 

《新》劇單是前台演員已達二十多人,全劇的懷舊服飾亦由多位幕後人員協力縫製。眾志成城,為戲劇藝術全情投入,跨越年齡限制。

(相關雜文見2022年12月26日大公報小公園版 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2/1226/801716.html)

星期五, 12月 23, 2022

戲論‧十牛


不論西方或東方的戲劇體系,都離不開學習「演技」,即是表演的技巧。傳統戲行,不論是戲曲抑或話劇,資深老師則說:「學做戲,即是學做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這些年的變革十分明顯,不僅傳授西方表演技巧,同時亦注重培育學生的創作理念和藝術德行。學生不單在學做戲,更藉著戲劇觀照自我,認識生命。《戲論‧十牛》是一個具心思、創意,趣味和內涵兼備的製作。學生受益,觀眾亦有所得著。

借用禪宗《十牛圖》於戲劇內容,並不新鮮。導師暨導演張藝生誘導學生一同創作,述說年輕人的抱負及困窘,從「尋牛」、「牧牛」,直到最後「歸於十牛」,一方面表現了《十牛圖》的完整結構,學生的自我剖白亦能從心出發。舞台之上,各種表演手段亦與內容互相配合,全體參與者都盡見心思。

台北「優人神鼓」的黃誌群老師一直倡議新團員「未學打鼓,先學打坐」,用意就是修心養性,方才用於技藝。張藝生與李子健都曾於「優人」學藝,除了精於鼓藝,亦能掌握從心擊鼓的技法。演藝學生們多場鼓藝,基本上能掌握到「優人」的形態,團隊精神高漲,擊鼓清脆俐落。只是實驗劇場的觀演距離實在太近,學生們的精神狀態仍未圓滿,感染力尚待修練。

《戲》的整體構思卻是不落俗套。擊鼓能夠觸動觀眾心弦,學生繪畫自創的十牛圖,最終衝破圖畫而走出舞台空間,藝術形象豁然開朗。除了頌砵梵音,兩首RAP歌將虛無縹緲的禪意與現實世界互相融合,充滿活力的學生一下子像是看破紅塵,重新走進煩囂世紀。「戲劇就是讓我們誠實地認識自己。」真是當頭棒喝,心神交會。

學生最終都要畢業,走出社會。觀眾看完表演,走出劇場,彼此各有所得,《戲論‧十牛》已超出一般戲劇的框框,令人心靈觸動。

佛琳

星期四, 12月 22, 2022

Ellie, My Love

我沒有讀過陳偉基的原著小說。根據創作人提供的資料,《Ellie, My Love》原著是一個短篇作品,劇場空間製作成舞台劇,黎曜銘改編劇本,布韻婷及阮泓竣聯合導演。黑盒劇場呈現了令觀眾透不過氣的凝聚力,四位演員都有精彩演出。

故事有關兩對男女的愛慾情仇。兩女是一對姊妹,因而構成四人的親屬關係。然而,男女間出現了偷情和怨恨,有人因而動了殺機......

經過編導悉心經營,《Ellie》成為了單一處境的戲劇。黑盒劇場的佈景具透視感,讓演出帶領觀眾一起發掘故事底蘊。場景不設側幕,演員從門框進出進入,好像將角色的真實與虛偽反來覆去。舊式留聲機、垂吊冰塊、懸掛吊燈,配合舞台上方一扇硬崩崩的房門,再加上獨特的聲音效果,整體舞美在黑盒劇場展現了難得的質感。

全劇的特色之處在於敘事方式和呈現手法。以倒敘法來述說故事乃是尋常的文學格局,《Ellie》劇先展示謀殺案件,繼而將時間倒敘讓觀眾知道事情根源。角色的幽暗處和童年前事亦陸續交代,由此讓觀眾更加理解角色的行事動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妹妹角色在最後的自白,更讓觀眾深切感受角色的心靈傷痛。

導演的處理手法令演出更加引人入勝。演員們以形體展現時間回轉,初時一兩段並不突出,往後下來便能表現演員與角色的身心融合。慢動作並不太難;單人的慢動作亦不太難;但是四位演員互相配合而展現具能量、節奏和美感的慢動作,並藉此展現時間的流動,應該是導演與演員經過刻苦排練而達到的成果。

編、導、演的努力和創意,令人感動。

佛琳

 

星期三, 12月 14, 2022

天下第一樓(香港話劇團)


戲劇是綜合表演藝術,文本必須放在舞台表演才會發放光芒。香港話劇團以粵語演出《天下第一樓》,能為觀眾提供一股新鮮「口味」。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的《天》劇有不少看頭。先是粵語演繹仍能保持京味。何冀平原劇本的台詞句句鏗鏘,現以粵語演出仍能保持韻味,導演和演員必然下了功夫。好幾位資深演員都能展演角色的人生閱歷。謝君豪飾演的盧孟實具有氣派,雖然上半場略帶一點輕狂感覺,但下半場面對不同的外來壓力,都能表現不屈不撓之風。葉進飾演烤鴨主廚羅大頭、高翰文飾演食客修鼎新,各自都能將角色與飲食文化互相結合。

(相關雜文見2022年12月14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2/1214/797492.html)

星期二, 12月 13, 2022

何年明月歸

演戲家族成立三十周年,舉辦了多個誌慶活動,例如「音樂劇牆」和樂譜出版,都是具紀念價值的項目。壓軸演出與香港演藝學院合辦《何年明月歸》,以劇團歷年來多個音樂劇歌曲串連故事,由兩位新進專業演員連同學院學生一同演出,展示傳承和開拓的意義。

《何》劇以英國回港女生明月與香港音樂劇演員九仔為核心人物,悼念明月的父親,亦即是已逝的香港音樂劇創作人,藉此發掘本土音樂劇的特色和傳承方法。故事的主線清晰但嫌淺白,欠缺具體細節推動劇情。明月與九仔二人的對話顯得沉贅,流於說教。尤幸兩位演員歌聲動聽,學院學生亦具活力,《何》劇仍不乏可觀性。

文本也許是集體創作的通病,幸好全劇採用了演戲家族以往多齣極受觀眾歡迎的音樂劇歌曲,觀眾就如回到從前美好的劇場時光:《遇上一九四一的女孩》、《邊城》、《四川好人》、《一屋寶貝》等。三十年彈指過去,各齣音樂劇的舞台意象和歌曲仍然打動人心。

佛琳 

十二怒漢(香港戲劇協會)

香港戲劇協會排演《十二怒漢》,於香港文化中心劇場公演。全劇採用了當年「劇場空間」的翻譯文本和舞台設計,四面觀眾的目光集中在彷如牢籠的會議室,陪審團像困獸鬥般你一言我一語盡力尋找共識。演出沒有任何花巧的舞台科技,全賴各演員塑造本身角色的獨特形象、性格,語言質感,以至演員之間建立高度默契。由於是協會的製作,十三位演員均來自不同團體,當中由香港話劇團前行政總監陳健彬飾演一號陪審員,可說是神來之筆。該角色就如一位主持人,為陪審團制定會議程序,平衡各人的不同意見。陳健彬演來一絲不苟,入木三分。

協會會長馮祿德擔任導演,在節奏推進方面顯出功力。為了重整案情,陪審員曾經兩度扮演案件的細節,該兩段戲中戲之後,舞台氣氛和節奏亦得以轉化,角色們需要重新凝聚共識,彼此用心聆聽他人的意見。整體而言,《十》劇於現代劇場展現了傳統敘事戲劇的魅力。

 (相關雜文見2022年12月13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2/1213/797063.html)

星期一, 12月 12, 2022

下一站...正常


《下一站...正常》是 足本音樂劇,具有明確故事、角色和情節。Dan與太太Diana結婚多年,女兒Natalie亦已就讀高中,婷婷玉立。然而,他們的家庭生活並不愉快,因為兒子Gabe經常穿插其中──Gabe其實於幼時已經夭折。Diana多年來一直未能釋出喪子之痛,需要接受治療和服食藥物,對生活不無影響。《下》劇以一個傷痛家庭為定位,主旨並不是探討倫理關係,而是展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如何互相扶持,走出陰霾。

 

《下》劇自二00八年於百老匯首演,極受歡迎,是次由香港音樂劇藝術學院翻譯成粵語音樂劇,保留了原著故事,亦以粵語演唱全劇三十多首歌曲。曲風既具搖滾風格,現場六人樂隊亦包含低音大提琴等絃樂,令到音質豐厚,格調多變。曲目類型豐富,獨唱和多重唱此起彼落,六位演員都能展現優美歌聲,呈現高水平的音樂劇效果。

 (相關雜文見2022年12月12日大公報小公園版 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2/1212/79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