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月 27, 2024

半桶水

香港話劇團在黑盒劇場演出的本地原創劇《半桶水》,以四位不同背景的男角為核心,天馬行空地闡釋東西文化如何互相衝擊,同時情真意切地展現藝術與友情的連繫。雖然只是四位演員的小劇場演出,但全劇熱鬧有趣,主題深刻,引人反思。

寫不出故事的作家、推銷不到生意的商人、繪不出佳作的畫家,還有煮不出佳餚的廚子。四位人生歷程並不如意的男士,相濡以沫,互相支持。他們同居一間簡陋小屋,平時靠著廚子在工作的餐廳偷取一些剩菜回來渡日。商人不斷奔走於藝術館,希望能銷售畫家和作家的作品,藉此帶來收入。儘管生活迫人,四人仍然樂天知命,努力生活。

《半》劇有趣之處先在文化衝擊。編劇許晉邦將角色和背景均設定為西方,四個角色都是「洋人」,但廚子在餐廳接觸到中國人顧客,因而學懂了東方的「結拜」儀式,再經歷不同事件,四人學會「割蓆」斷交。當中的東方智慧和中國哲學思想,對該等角色都是寶貴學習過程。另一方面,作家之前編寫的另類「三隻小豬」故事,成為全劇的戲中戲,既交代了四人的友誼與小豬的兄弟情如出一轍,另亦藉著小豬被豺狼吞噬的遭遇,反映現實人生的殘酷。

《半》的劇情處處以藝術為切入點,令劇場觀眾有著深刻共鳴。全劇的表演手法生動活潑,導演盧宜敬不囿於傳統敘事戲劇形式,銳意打破既定框架,將佈景道具靈活運用,劇情轉折流暢而行,引領觀眾進入馳騁世界。演員在全劇以不純正語音佯裝「洋人」說話,足令觀眾捧腹。

 (相關雜文見2024年3月27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4/0327/956045.html)

星期二, 3月 19, 2024

《雄獅少年》音樂劇


 

《雄獅少年》由香港多位資深創作人打造成現代化音樂劇,無論音樂旋律、歌詞內容和舞蹈編排,都能達到國際水準。香港演出粵語版本的導演,需要整合不同部門的藝術家一起創作,總指揮的能力殊不簡單。多位香港演員擔任主要角色,歌唱水平亦非同凡響。眾多內地演員擔任群眾歌舞者,亦令全劇發揮牡丹綠葉之效。舞獅是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民間藝術和體育項目,《雄》劇難以要求演員在舞台上活現舞獅,因此各醒獅的道具獅頭略少,並以透明輕紗布紮作,好讓演員較容易舞動。現在看來,雖然舞獅場面剛勁不足,但仍能在舞台發揮藝術色彩。

《雄》是典型勵志故事,角色追求的目標和動力,仍可進一步深化和挖掘。少年阿娟對舞獅為何如此執迷? 他從女生阿娟身上獲得甚麼啟發? 是次音樂劇大部份歌曲都能發揮敘事及抒情效果,倘若能夠強化角色的心理動機,以台詞抑或歌曲傳達給觀眾,全劇的感染力將可更加提升。

(相關雜文見2024年3月19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4/0319/953381.html)

星期一, 3月 18, 2024

茱莉小姐

香港藝術節《茱莉小姐》的演出文本,有幾點是值得商榷的。 這個改編版本,也許適合在西方國家或新加坡演出,但在香港演出⋯⋯今時今日的香港,英國人對香港人在殖民時期的壓制,似乎對我們已摸不著邊際。我理解這只是一個切入點,至尾聲錄像的喻意,顯然是希望主題達到寰宇性:人人都應平等平權,但似乎這由將劇情推得太虛無縹緲。另外,劇本雖然交代John行船七年,但這樣的英語表達能力,以及角色形象,實在令我難以投入⋯⋯Kristin作為「馬姐」 的英文也一樣⋯⋯ 最後,從原著的夏夜改至農曆年三十晚,但全劇卻欠缺相應氣氛和感覺⋯⋯

導演黃龍斌似乎希望作出一些新嘗試,例如形體(舞蹈)較為制約,希望藉此突出文本。隱藏的部分,例如多角度但偏斜的錄像鏡頭、佈景後的車廂情慾,讓觀眾隔著兩層屏蔽,亦感到熾熱的激情。 有些畫面,例如唐狗與Diana的弦外之音,甚有神采。

佛琳改至農曆年三十晚,但全劇卻欠缺相應氣氛和感覺⋯⋯

星期四, 3月 14, 2024

金玉緣


 

編劇文華將其二0一四年創作的曲本,由原本三個多小時重新修改成約一百分鐘的中篇劇。故事源自《紅樓夢》,但《金玉緣》集中在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姻緣」,大觀園其他俗事和角色大多免去。從寶玉鍾情於黛玉,至到黛玉歸天,寶玉哭靈,二人最終在太虛重遇。全劇分為十一場,主線清晰,主要都是二人對手戲,演出節奏明快。作為小劇場式演出,編導文華善用了劇場的特點。全劇以投影幕牆作為背景,圖案具象徵性和藝術設計,富有劇場時代感。雖然舞台演區不大,但編導仍善用了舞台左右角落的小樹,形成了獨特演區,既予不同角色交代劇情,亦可讓台中演區轉換簡單佈景,從而令演出節奏流暢而行。《金》劇配合茶館劇場而成為小巧別緻的精品,能令觀眾獲得較新鮮的戲曲體會。

(相關雜文見2024年3月6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4/0312/951107.html)

星期三, 3月 06, 2024

京劇《帝女花》


京劇版《帝女花》參考了粵劇版的曲本,設有七個分場,大概與香港流行的演出版本無異。依據內地戲曲演出較爽朗的節奏,京劇版全長約兩小時四十分鐘,較三個半小時的粵劇版有所差異。京劇版從開場由周瑞蘭作引子,再至大太監出場,主要以口白鋪排故事背景,唱曲不多。雖然細緻的唱詞消減了,但能令劇情進展更加順暢。直到半場前的重頭戲「庵遇」,粵劇版的駙馬與公主從猜測至相認就演出差不多大半小時,京劇版將細節去蕪存菁亦見爽朗。

京劇版的修訂在於將全劇主旨定於家國情懷,「庵遇」沒再提到觀音大士座下的金童玉女,反而第六場「上表」成為京劇版的高潮,李勝素飾演的長平公主以激昂唱腔撼動清帝的權威,為亡國明朝帶來最後一份尊嚴。

唐滌生為仙鳳鳴劇團的「六柱」度身定做《帝女花》,讓六位主要演員來發揮角色特性,因此在香港流行的粵劇版,全都由武生先飾崇禎後飾清帝。京劇版由不同演員飾演該兩個角色,並將周鍾和周寶倫設定成花臉行當,也符合京劇本身的藝術特色。

(相關雜文見2024年3月6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4/0306/948855.html)

凱撒


資深京劇演員吳興國與崑曲王子張軍合演的《凱撒》,成為我本年度香港藝術節的首選劇目。

說《凱撒》是戲曲也不盡然,或許稱為具戲曲風格的現代歌劇更加合適。吳興國及張軍各自分飾三個不同角色,但都具備戲曲行當的獨特風格。吳興國先以丑生形態扮演朝臣賈修司,舉手投足皆展現丑生特徵;張軍先以詩人的角色亮相,其後主要戲份就是飾演對抗凱撒的卜拓思。張軍的崑曲唱腔沉實而激昂,刺殺凱撒之後聲淚俱下,訴說其殺人原委,張軍的唱功盡現角色複雜感情。演員穿著特別設計服飾及高靴,但仍保留戲曲武將的「文武袖」,藉此運用水袖展示表演技巧。第四場凱撒出場,亦以戲曲文本慣見的定場詩作為口白自述。儘管如此,傳統戲迷或許不易接受全劇的交響樂曲配樂,只能視之為新派歌劇。

(相關雜文見2024年3月5日大公報小公園版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4/0305/94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