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25, 2017

粵劇南派藝術精粹《武松》

南派粵劇《武松》,當中部份場面回復南派的本來面目,但也可看出南派粵劇傳承的困難。全劇由多位名伶分飾不同角色。劇初是大老倌,其後則由較年輕的演員飾演相同角色。若非有資深名伶壓陣,恐怕新一代未必熟識南派的傳統藝術。
(相關雜文見2017年5月30日大公報小公園版)

李鍾嶽與秋瑾

早在四十年前成立的荃灣青年劇藝社,是本地其中一個由社區熱心人士組成的業餘戲劇組織。在荃灣區──當年新建成的衛星城市,推動戲劇藝術,讓年輕人發揮才華,其創始成員貢獻良多。然而,就像不少業餘團體一樣,時光荏苒,劇社的生命力已不如前。螫伏多年,劇社的新劇《李鍾嶽與秋瑾》,卻叫人眼前一亮,尤如濁世清泉。
(劇評文章見2017年6月22日大公報文化版)

塵上不囂

不論張達明為香港話劇團編導的《塵上不囂》,是否真的是其大病癒後的心聲自道,抑或純粹是文人自挖心思的抒懷之作,《塵》劇對於追求個人覺醒的喻意,仍然是「甚囂塵上」。
(劇評文章見2017年6月8日信報文化版)

星期四, 5月 11, 2017

原野

105劇團演出的《原野》,導演蔡定祥基本上根據原著劇本的結構和細節來演出,但是角色用語卻有些修改,除了運用粵語的詞彙,台詞的質感亦顯著不同。
(劇評文章見2017年5月17日大公報文化版)

海鷗

香港演藝學院的《海鷗》,雖然劇場充滿現代科藝效果,可是導演仍然注重契訶夫原著劇本的力量,並沒有特意解構或重組。母子、主僕、明愛或暗戀的年輕男女,以至追憶美好時光的老者,都在平靜自然的表演技巧當中呈現出來。
(劇評文章見2017年5月17日大公報文化版)

星期五, 5月 05, 2017

時代記錄者

我不只一次觀看一條褲的「人種誌戲劇」或「紀錄劇場」。表演形式大致相同, 可是內容每次有別。
就以今次的《時代記錄者》為例,一方面展示了記者專業的特性,另方面展現了時代與人民的關係。
該劇也是一齣「後雨傘運動」的記錄,製作團隊用心良苦。

在牛池灣轉角遇上彩虹

由灣仔劇團至團劇團,長期駐紮於牛池灣的已故戲劇家何偉龍,曾經倡議將牛池灣易名為彩虹劇院,可惜……


這些背景,可能構成潘惠森為榞劇場於牛池灣演出的創團作《在牛池灣轉角遇上彩虹》的前因。當然也許不是……
(劇評文章見2017年5月18日信報文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