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30, 2007

趣味運動會2007後記‧出差

以下是學校網頁的報導:

校工会举行2007年迎国庆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本报讯

为迎接国庆节并且丰富我校教职工的文娱体育生活,校工会于9月28日下午在排球场举行“2007年迎国庆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本次运动会共设踏板接力,摸石过河、手足情深、拔河等四个项目。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联队、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体育部联队、科研/新闻联队、社科/成教/附中小联队、图书馆、机关队、资源管理处等10个代表队参加了本次运动会。各代表队纷纷使出看家本领相互竞技,赛况紧张刺激。参加比赛的教职工有的预先在场边练习技巧和交流经验,有的则在队友身旁呐喊助威,现场气氛热烈,欢呼声和赞叹声接连不断。在本次运动会上,我校教职工不仅表现出自身敢于挑战的气势和永不言弃的特色,而且也展现了平时默契协作、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运动会结束之后,不少教职工表示通过本次运动会,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同时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锻炼了身体,放松了心情。


↓這就是「手足情深」



↓這就是「摸石過河」



今天下午要「出差」去香港了,聽說有過百萬人會入境啊!

星期六, 9月 29, 2007

雙腿酸軟


1. 單車的後呔又漏氣了 (上次是前呔),故此又要去修理。
這就是學校附近那極像大西北地區的小市場。

2. 今天雙腿很酸軟。
但是昨天比賽後,我獲得總共80元的換物劵。其中那紅色的25元劵,是我參與「手足連心」獲得的第一名冠軍! 我準備用鏡框把它鑲起來。
3. 今天是第六天上班,明天仍要上班,才可享受下星期的黃金周。因此,各位如見到「自由行」瘋狂失措地在港遊玩,還是體諒一下吧,因為那實在是壓抑了很久的宣洩。
4. 我明天會做「自由行」,回家了!

星期五, 9月 28, 2007

十一前的長周.2007

1. 昨晚不知怎地開不到Blog。

2. 屈指一算,從八月下旬至九月初的暑假,總共看了七個演出,數量差不多是上半年的總和。因此也寫了幾篇劇評文章,稍後將陸續見報。

3. 下星期會看《蘭陵王》和《蛇鼠一窩》;再其後,當然是等著看《葉劉vs四萬》的世紀之戰。

4.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今天又參與學校的「教職工趣味運動會」(去年十一月來到時第一次參與)。這次我很利害,四個項目全參與了,分別是:
「陸上滑板」(三個人一起,左右腳分別踏著一份木板向前行)
「摸石過河」(自己要踏著三塊彷似磚頭的木頭來向前行)
「手足連心」(四個人排成一列,手踏肩膀單腳向前跳)
「拔河」(即是一大班人一起拉一條大麻繩)
各項目都很低 B,大家都是本著「友誼第二,勝利第一」作目標,但眾人都玩得很開心。

5. 這個星期是正式的長周──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要上班,以抵銷下星期的十一黃金周假期,故此過得非常沉悶。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因此某些部門便借用這機會來搞「趣味運動會」........因為大部份人在四時許玩完後便自動消失,不再返辦公室工作。

星期三, 9月 26, 2007

中秋過後.07

1. 下了兩天雨,今天又非常好天,晚上真是明月當空。

2. 看廣東電視新聞說,廣州昨天中秋節大塞車了5個小時。噢,可見廣州是何等發達和進步!

3. 今天是上班日,但怎說也有點懶洋洋。

4. 小單車的前呔經常漏氣,本打算買一輛新的,但同事教路在學校旁邊的小市集有修理單車的地方,於是今天便去造訪。單車維修店的所在地,就像大西北的一個破舊村落。老闆幫我檢查前呔後說沒有破,換了一個橡皮圈便可以。前後約七至八分鐘,收了我一塊錢.......我有點不好意思,便安裝了一個新籃子在單車後面,多給六塊錢。

5. 今晚,我決定把這小單車命名為Shirley,希望它能陪我渡過未來一年在汕頭的日子。

星期二, 9月 25, 2007

中秋2007

汕頭的中秋節雖然沒有公眾假期,但不少同事都想早點回家做節吃飯,我也樂見其成。

幸虧我新婚老婆大人亦專程上來與我做節,我才不孤單。

祝您

中秋人月團圓!

星期一, 9月 24, 2007

再論《米》

回汕頭的路上橫風橫雨,算是以往這年來最驚險的一次車程。(可幸有驚無險!)

我想再說一點《米》。

距離「米、田、共控訴系列」的前兩部已有一段時間,《米》亦顯得歐思朗的編劇技巧再趨成熟。因為《田》和《共》的戲謔成份始終較強,《米》在諷刺時弊之外,對香港人身處的時代多了一份警世的意味。劇中對香港的急速發展一再嘲弄,但同時也肯定了香港人靈活的腦筋和刻苦的適應能力。除此之外,《米》劇描述了兩段男女感情:老闆娘和逃婚丈夫;西餅女師傅和炒飯小工。這兩段人物關係和角色定位都與全劇的情景吻合一致,令《米》劇在諷刺之餘,多了一份實在的人情。

說真的,《米》的故事主線不算新穎, 香港話劇團《明月何曾是兩鄉》(該劇即後來的《酸酸甜甜香港地》;許冠文電影《雞同鴨講》等,都是以飲食的傳統與現代衝突為主題。《米》借用的就是法國大餐與港式炒飯而已。然而,舊瓶新酒如能令觀眾產生共鳴,演出便已踏出了成功的一步。

p.s. 翠儀君:多謝您的留言。我在汕頭看不到自己Blog的,亦看不到留言 (我可以建立文章和在另一電郵戶口收到留言訊息),所以要回香港時才可從您的Blog址看到其他人了。

星期日, 9月 23, 2007

點點隔世情‧米‧格蘭特

《點點隔世情》

《點點隔世情》是正宗外百老匯式音樂劇,故事兼具通俗與藝術的元素於一爐。劇場空間作為一個小型職業劇團,是次製作表現了無比毅力,令觀眾肅然起敬。

原因是《點》劇的歌曲實在太複雜了,轉成中文歌詞確是一次極大挑戰。現在的實況是:觀眾沒法把大部分中文歌詞聽得明白。然而,我仍然認同導演張可堅現時的處理手法,這就正如喬治‧秀拉不甘於別人眼光和批評,依然堅持自己的藝術創作一樣。我相信劇場空間諸君在以劇明志。

《米》

《米》是今年我看得最歡愉的喜劇。

歐思朗的劇本貫徹其一向的諧趣惹笑而不失粗鄙下流。他對於香港社會的生活和政治狀態,尤其觀察獨到,嬉笑怒罵地描繪的香港未來社會,既與現實接軌,又流露荒誕不羈的想像,令觀眾看得投入開懷。

關頌陽既導且演,對劇場的整體氣氛控制得十分妥貼,喜劇的節奏亦表現出色。

大龍鳳劇團諸君具有高度演出默契,雖然個別演員的演技顯得較為稚嫩,但演員的整體精神高漲,故此全劇仍然顯得熱鬧又帶浪漫氣息。

曼聯vs車路士

回港兩天很忙。這晚又要看沒有摩連奴的車路士如何對付曼聯,因此上述兩劇回汕頭後再談。

橫看直看,格蘭特都不是摩連奴的級數。

星期五, 9月 21, 2007

周五閒情

1. 今天看網上新聞,差不多都集中在摩連奴身上。哈哈,生榮死哀。

2. 西九再開諮詢會,有市民提出要興建天蓬。其實這絕不稀奇。有人要天蓬,有人要地牢;就等於有人喜愛歌劇,有人鍾意粵劇一樣。

3. 因為今天下午要參與一個重要會議,故此這個星期五便留在汕頭。
很久沒有在周五晚留在學院了,大部分同事忙了一星期之後,這晚真的像等待放監一樣。

4. 明晚看《點點隔世情》,星期日看《米》。希望大家有機會碰面吧。

星期四, 9月 20, 2007

哀悼摩連奴

一個人的價值到底是取決於別人的評價、自己的心志,抑或是攤開來的一大片成績?

摩連奴過去三年來為車路士取得了多項冠軍。雖然今季近期的3仗只得兩和一負,如這樣也要被革職,那麼阿仙奴的雲加和利物浦的賓尼迪斯,以至於前季四大皆空的曼聯費格遜,早就應該被炒尤魚了!

現在,到底摩連奴是主動辭職或是被人革職,答案仍是未知之數。可是,我覺得這不單有關商業社會的營運遊戲,而是人表現怎樣爭取存在尊嚴。

摩連奴或會覺得這樣的公司(車路士)、這樣的老闆(艾巴莫域治)不值得再留下;反過來說,公司和老闆亦可能覺得這樣的員工死不足惜。

但是在我看來,以往的成績,以及一直以來的鬥志,足以証明摩連奴的成就。因此,去得自在,毋須留戀。

摩師,好走。

星期三, 9月 19, 2007

等待周末

雖然衝過了瘋狂48小時而倖存,但精神非常萎靡。

期望周末又可以回港。本周會看《點點隔世情》和《米》。

看完《點》後,這三星期便連續看了三齣音樂劇了,誰敢說香港舞台事業不發達?

《米》是大龍鳳劇團《米、田、共控訴系列》的首部。1999年我為香港戲劇協會統籌《優勝劇目同台演》計劃,資助六個過去曾經在一些公開戲劇比賽獲獎的作品,讓它們有機會把劇目改善而再度演出。大龍鳳的《米、田、共控訴系列之“共”》便是其中一個節目 (其他劇目還有海燕劇社《愛情派對2000》、學友社「拾」劇坊《「拾」回來的溫情》、荃灣青年劇藝社《甕中囚》、沙田蘇浙公學劇社《從前….有….》及零劇坊《小念頭》)。

一幌眼便八年了。

《米、田、共控訴控訴系列》我早已看過“田”和“共”,記憶中就是沒有看過《米》。也不知是甚麼原因。這次終於可以把它來個了結。

等待周末。

星期二, 9月 18, 2007

瘋狂48

Well, 又過了瘋狂的48小時。

沒氣了。

今天香港的大公報刊登了我的《黑鳥、魯鎮往事》劇評文章,稍後回港有空再把它上載至佛琳網頁 (因為工序是幾麻煩的)。

還好地,今天第一次吃到潮州月餅。那其實是 ----- 外表像老婆餅,體積像月餅,內涵是豆沙的一個餅而已。

星期一, 9月 17, 2007

07-08新學期‧再談《異型金剛》

上兩星期是新生報到時期 (Orientation),這星期才正式展開07-08新學期。
學院又再人頭湧湧。我的辦公室也再人來人往------很多人進來說些事情、提些要求、打些報告、Say 個 Hello。
院長到來,我便要09-23工作。
***********************************************************************************

看到凡夫兄寫《異型金剛》,我也忍不住再多寫幾句。
凡夫看得很用心和仔細,我也不是說《異》劇沒有訊息。事實上,各分場都表達得很清楚,例如一對戀人一起生活便容易顯得納悶;生命到終結時誰也不甘心;「愛是永恆」是人皆追求的幸福等等。
我絕對留意到創作人用了不心機去創作和表達這些訊息。
然而,我與凡夫不同的看法是:
既然同性或異性都有這些共通處,那麼《異》劇要就能表現更深入和細緻的感情觀,要不就是表現同性戀者的獨特立場和觀點。現在以編作手法而成的整體結構,就如普遍流行曲的AABA AABA格局 (異型、人間、Lonely ABCD),過於工整和簡單,當中其實沒有特別故事推進或邏輯。
因此,我始終認為異人實現劇場的表演技巧高超,《異》劇可減少或加快一些重複的細節 (例如異型撲蝶和接觸昆蟲),令演出的節奏再明快 (場刊寫著演出長約1小時45分鐘,但現在實際長2小時),簡單化的訊息便能更集中。

星期日, 9月 16, 2007

灣仔創作集‧異型金剛‧出埃及記


1. 昨日在牛池灣過了一整天。

2. 灣仔創作集2007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業餘劇團團員習作展。
這並非貶詞。事實上,灣仔劇團多年來的「創作集」,我大多沒有錯過。因為這當中會看到好些自然、真摰、從心而發、毫不花巧的小品,另外亦會看到很多新鮮面孔登場,雖然演技稚嫩,但卻充滿一份純真氣息。
這次2007的「創作集」也無異樣。然而,說真的,「創作」的意識不強,因為文本的內容和主旨都以現實生活出發,沒有任何特別的新意,所以整晚節目稱為「團員實習展」或「小品創作集」更為合適。
看完四個演出之後,發覺灣仔的團員都非常關注兩代倫理關係。不知道這是四位編導經討論後而發掘的共同議題,抑或是純粹巧合所致。 《相縫》與《心之拼圖》的母親與女兒;《奉子》兩小口的女角也出身自單親家庭;《尋找醒堅的故事》的兒子尋找老父,而媽媽亦早不在人世。四個故事都是老生常談,但其骨幹都是希望下一代兒女能與上一代多了解多溝通,由此而形成循環系統,以令將來的新一代也能獲得良好身心發展。
觀看這個演出的最大感受是:灣仔劇團沒有隨波逐流,堅守固我,但是演出的水平也沒有明顯進步;另外,看到好些灣仔原來的「花旦」,現在都要飾演母親角色了,我自己都不能不認老。(除了高繼祥,他廿年前亦已飾演阿伯。)

2. 異型金剛
從《前‧後》至《聚‧散》,黃龍斌和林澤群都表現了他倆優秀的形體、歌舞和合作默契。該兩個劇目都有效地以劇場表演技巧來闡釋某個特定主題 ──《前‧後》的藝術生活和《聚‧散》的生老病死人生歷程。
編作劇場 (Devising Theatre) 的優點就是創作人可以藉著某一主題來盡情發揮,然後以劇場技巧 (包括表演、視像、歌舞等) 將原本零散的片段串連起來;其缺點就是優點的背面,主題雖然清晰,但整體結構、邏輯推理和劇情細節便容易疏漏。
《異型金剛》的主題是甚麼? 「愛是永恆」? 這是恆常而歷久不衰的人類共識。但這與性取向有何關係? 既然同性戀或異性戀者都對這命題不會有異議,那麼演出要觀眾思考或共鳴的特點在那裡?
亳無疑問,《異》劇的舞台表演技巧是很能打動觀眾的,這不單在於舞台上的男演員作出易服裝扮和娘娘腔性格,以至於表演者直接而開放地表述各種性愛話題。《異》劇演員的精歌勁舞,其實就是該劇的最大特點。然而,只要作一個導演的小練習:嘗試把角色們改成異性戀者,那便會發覺所有分場其實都可以保持不變。
那末,同性戀者的立場和角度到底是甚麼? 為何值得與所有人 (不論同性戀或異性戀) 來一次真心分享?
編作劇場就是有這種難度,我很佩服黃及林二人願意不斷對此挑戰。

3. 出埃及記
星期日早上看了《出埃及記》。
一如所料,彭浩翔熱愛講述奇特的人生議題。其電影說故事技巧很好,讓觀眾看得有趣味。
《出》的命題也有意思:人生有很多荒謬的事,您不理會它並不表示它不存在。
至於如何去面對這些荒謬事情,就不是一齣電影所能解答的問題了。

4. 現在這刻又在汕頭
汕頭的早晚已有涼意,香港仍是那麼熱。

5. 又開不到自己的Blog了,只能在主頁留下這些文字,與您分享我的所思所想。

星期四, 9月 13, 2007

祝我好運

1. 汕頭真的很奇妙。這個晚上在電腦試試 click 自己《汕您個頭》Blog,赫然開到了。真是久別重逢。

2. 收到Yahoo的通知,說相簿在10月份會取消,全部以 Flickr 代替。有沒有人知道,Yahoo myblog 的相片會否都受影響? 有就慘了,好不容易陸續上載了結婚相!

3. 您們知不知道在大陸甚麼是「首席執行官」? 即是 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真吹漲!

4. 突然間,西九又成為熱門話題。在電視上看到張可堅、詹瑞文接受訪問。大家都可以順便宣傳最新演出,何樂而不為?

5. 如果好彩的話,明晚可回港然後在周末看到「灣仔創作集」及「異形金剛」。不幸的話......

祝我好運吧。

星期三, 9月 12, 2007

忽然民主‧又再西九

中央欽點了煲呔
泛民吹捧起四萬
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
去年這時候,我正為西九諮詢小組工作,幌眼便一年。
現在,西九又再諮詢三個月。我認為即使是表面或例行工夫,政府都已做到「足夠」的層面。
所謂「足夠」,就是在民主諮詢與行政主導之間,達到了一定的平衡。事實上,文化這個議題,是永遠不會談得完的。那麼西九是否真的要有完整文化政策配套之後才應興建?
若要民主共和,確實應該全面諮詢市民和文化專家的意見,以考慮對全民有益的文化政策,但這有可能要再傾十年或廿年。
若以行政主導,單純從開發文化市場或創意工業為目的,那便應該盡快落實興建西九,2014也是太遲。
這件事上,我是傾向同意後者的。
畢竟,文化界很多理論主義者,務實的太少了。

星期二, 9月 11, 2007

811→911

1. 對於美國911事件,我沒有太大感觸。只記得六年前我剛進入中英劇團工作不久,那個晚上在家一而再地看到電視片段,總懷疑那是否特別宣傳技倆。

2. 今天是我結婚滿月紀念日。
Happy wedding day monthly to me, Happy wedding day monthly to me, Happy wedding day monthly to me, Happy wedding day monthly to me!

3. 這個晚上的慶祝方法是:獨個兒在宿舍看DVD《天堂口》。這齣威尼斯電影節的閉幕作品,在汕頭值上RMB9.9。看完後,我覺得RMB9.8就差不多,因它只是80年代的上海黑幫電影而已。

星期一, 9月 10, 2007

清風送爽

1. 汕大真是一所很高效率的學府。今天收到通知,被要求參加這星期五至日一連三天的聚焦會議。這樣可能便回不到香港看《灣仔創作集》和《異型金剛》。

2. 正在處理一件事,甲方報了價但十分貴,我另找乙方報價而且價錢便宜得多,然後甲方又馬上報來一個更便宜的價錢。大家的工作效率/反應都很快。

3. 這段期間汕頭的天氣很好,早晚清風送爽,秋意漸濃。噢,原來月底便是中秋節!

星期日, 9月 09, 2007

魯鎮往事‧戀愛大爆發

周末晚上看《魯鎮往事》。
這個演出有兩個特點:一、由中國上海與加拿大的劇團聯合演出;二、由西方藝術家 (加拿大史密夫甘瑪劇團的導演) 主力編作中國近代偉大作家魯迅筆下的故事。
表演的技巧很好。舞台上空無一物,由演員以形體動作創造各種情境和各式場面,雖然這種形體動作並非像默劇般,營造出一種深遠的想像空間,而是臨摹出近似寫實的形態,例如石獅子、人物被風吹拂臉龐等,但因為演員的演出都很生動活潑,故此觀眾都看得不亦樂乎。
然而,在表演上縱然十分悅目,卻並未能深入展現魯迅當其尋劃時代的寫作手法。
以魯迅筆下其中一篇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孔乙己】為例,【孔】是透過一個落魄潦倒的文人,揭示中國舊社會教育制度的不濟。孔乙己自詡是讀書人,在草根階層面前自命不凡,但其生活卻比農民或苦力更加窮困,最終被另一個文人(丁舉人)打跛雙腿,令孔乙己不得不矮身人下,變得更加萎靡。魯迅沒有為孔乙己抱不平,只是以一個沒有在文章露面的文人,把孔乙己這個自恃知書識字的文人全面打垮,明顯地就是要鞭撻中國舊社會的教育,如何令文人心存自以為是的病態。
《魯》劇現時就只能以形體展現了一個自命不凡的窮書生,卻難以深入地表現舊社會文人之間的百態。
**********************************************************************************

星期日早上看了電影Hairspray《戀愛大爆發》。
我2004年在加拿大多倫多看過 Hairspray的舞台演出,除了演員歌精舞勁,更重要是演出具有明確的故事信息。!
電影版也不遑多讓。不過,由「楂住煲茶」反串的媽媽,怎樣也沒法達到舞台演出的同樣效果。
**********************************************************************************

T & T 人生大事的相片已做妥,精選圖輯在隔壁網頁將陸續上載。

星期六, 9月 08, 2007

《回歸》劇評

《回歸!神蹟!》劇評文章己於佛琳劇評網頁上載,有興趣便請看看。

今晚看《魯鎮往事》。

星期五, 9月 07, 2007

飛快


飛快列車
丁羽波特
憂鬱之城
帶回
迷香海港

星期四, 9月 06, 2007

杭間

從孔子的私塾,至清末學童留美,再至近代中國藝術家從海外回歸,然後分佈各個不同的美術學院,例如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院、延安美院、魯迅美術學院,又至美國、歐洲、蘇聯各個美術學院的不同風格......
另外,中國學子如何受西方工業革命洗禮,又怎樣受日本明治維新的刺激,以至於五四運動對人文藝術的深遠影響......
再現實一點,傳統美術教學與當代設計教育的區別.......
順手拿來都可以出口成文。
這位學者便是杭間博士。
這個晚上,他為新生做了一個講座。
我偷偷坐在當中,做了他的兩小時學生。
這是在汕頭工作的最大得著。

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系列讲座之八

主题:我印象中的国内外艺术设计院校
时间:2007年9月6日 19:30~21:30
地点: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阶梯演讲厅
主讲嘉宾:杭间 教授
形式:讲座 + 问答环节
杭间教授简介:文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顾问、教授。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首任系主任; 著有《中国设计史》《手艺的思想》《新具象艺术》《艺术向度》《身体的智慧--中 国当代油画十年精神景观》《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主编有《新设计理论》《中国著名设计师系列丛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视觉革命丛书》《装饰的艺术》《现代艺术辞典》《服饰英华--中国古代服饰史》等。 曾获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良师益友"荣誉奖;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第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著作奖(同行最高奖);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十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轻工业部"全国优秀教材青年奖"; 社会服务:教育部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辞海》编辑委员会美术分科主编,《中国美术百科全书》设计分科主编。

星期三, 9月 05, 2007

新生見面

209個新生。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前兩年只有100個新生。

今天是學院領導與新生會面。

有教授從北京專程飛過來,當然也有其他教授在香港飛來,明天又飛回去。

我的發言重點是:「您在此學習,我也是在學習,大家一同學習。」

看著每一張臉孔,很純真,寄望著未來。

星期二, 9月 04, 2007

開學‧眼病

開學了。
其實並未正式開學,只是新生開始報到。
周圍都人頭湧湧,很多家長陪同兒女到來。尤其是外省的家長,有人從浙江開車送子女來開學。
很熱鬧,充滿青春氣息。









********************************************************************************
李嘉誠基金會對汕頭真的很重要。
這話並非擦鞋,而是親身體會。
其實上星期初右眼已有紅血絲。我前幾年也試過這樣,當時在香港找了個眼科醫生診治,他說只是眼球的微絲血管爆裂,沒有大礙,即使不用藥也會慢慢自癒。然後便收了一仟多元診金。
因此雖然上星期右眼又突然出現血痕,我也沒有理會。
但是,整整一星期過去了,只是退了一半,右眼仍存著一小塊血痕 (即是由原來的半個眼球退成四份之一個眼球)。
自覺眼睛的毛病不能小看,本想過兩天回港看專科。可是同事說原來汕頭市有一間眼科醫院,由汕頭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合辦,我估計其中的醫生應也可靠,藥物亦會可信,故此今天下午便去看了。
醫生說我並非紅眼症,也沒有特別嚴重情況,只要滴眼藥水和多休息便可以。
總共花費了人民幣28元。
因為這醫院是由李嘉誠基金會資助的。

p.s. 丸君、面對面君:您們的Blog亦多新料,証明您們也是青春。

星期一, 9月 03, 2007

再談《黑鳥》&《體育時期》

《黑鳥》

很久沒看到陳麗珠在演一個「角色」。
單看陳麗珠一段長約十多分鐘的獨白,把一個在愛情路上被拋棄的年輕少艾的心態表露無遺。正是因為有這一份對陳麗珠的新鮮感,令《黑鳥》對本地劇場觀眾格外吸引。
男演員也演得很細膩,那些一而再的欲言又止,令角色的個性更加立體。
導演對這個文本掌握得很準確,沒有作出多餘或花巧的處理。演出前段男女主角的空間對立表現出張力,後段則發展成愛恨交纏。
然而,我對這演出不算很欣賞。這可能就是一種文化差異的隔閡。愛恨、追逐、尋找、發現真相,故事雖然引人入勝,但怎說也沒有讓觀眾多作思考的空間。
港版的《法吻》確是更勝一籌。

《體育時期》

譚孔文是一位擁有高超視覺技巧的舞台導演,但同時又很會掌握戲劇表演的特性。
我完全沒想像過《體》劇有關青春的命題,會被處理得如斯幽暗詭異。但這份神秘感覺,卻正好體現出青春的多變性。兩位女主角 ── 不是蘋果和貝貝,對於青春都有不同的體會。其他多個配角也對青春有不同的追逐,在這個如夢如幻的情景,正能把青春轉化成一場春夢。
搖滾式的歌曲,不論數量或出現的場口都是恰到好處。演員的歌唱技巧不算突出,但各首歌曲都像一闕青春的呼喊,與劇情和演出風格互相配合。
只是,貓紳士的角色身份若能更超脫、更虛幻,那麼演出便更疑幻疑真。
p.s. 場刊上其中一位演員說:「青春就是每天都在努力update自己的Blog」,我完全同意。

星期日, 9月 02, 2007

夏末之夜

八月份過得不經意的快,其中總共有十多天在香港、七天在日本。現在這刻已在汕頭,有一些感覺:

1. 巴士正常地在黃昏抵達汕頭市,但六點半已開始天黑,証明盛夏已逝。

2. 四小時的車程想了很多事情,包括以往的一年,以及未來的一年。

3. 很渴望北京奧運的降臨,因為明年這個時候又是暑假。

4. 回到汕大宿舍,在樓下大門面對著密碼鎖,但竟然想不起密碼。

5. 在暑假的最後一夜看了《體育時期》。我沒有讀過董啟章的原著,但舞台上的演出卻令我驚喜。譚孔文是一個有膽識和創意的導演,把一個青春故事處理得幽暗但具格調,由此而更令到「青春」這命題更添深層意義。敘事的手法亦見新穎,貓紳士和兩位女角以至各種畫外音,都令到觀眾可有不同的介入角度。我只嫌貓紳士的角色未夠劇場化,牠應可發揮更多和更豐富的舞台意象,例如牠可更多向觀眾交流以及分飾更多角色。此外,劇本尾聲可集中展示兩女角的心態,不必要交代不同角色的遭遇。

6. 我想:未來這新的學年,我真的希望能「做好呢份工」。

p.s. Dear Angie, you might find you own way no matter what choices you made. Wish you every success and "happy" in the Happy Val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