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0月 26, 2016

親愛的,胡雪巖(香港話劇團)

十六年前,我曾在信報評論潘惠森編劇、蔡錫昌導演,眾劇團的創團作《親愛的,胡雪巖》:「既以特定故事作為藍本,潘惠森是次當然並不能天馬行空,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任意馳騁。」現在香港話劇團搬演該劇重新演出,顯示了劇本超越時代的特性。
(劇評文章見2016年11月9日信報文化版)

星期五, 10月 21, 2016

鄭和的後代(黑盒劇場)

黑盒劇《鄭和的後代》該劇由已故新加坡家郭寶崑編劇全劇並不是以敘方式來演事,以諷的手人對自我身的迷思
黃龍斌導演《鄭》劇,從頭到尾都展現了濃烈風格的導演處理手法,可登上國際舞台。

星期四, 10月 13, 2016

斗和靜兒

演戲家族和進劇場合力推動的新劇計劃,我看來是有些失望的。
近年來的新進編劇,其實都是一個模式出來:小品格局、港式基層生活,沒有故事結構,只有零碎意象。
導演陳麗珠已然努力將演出賦予獨特表演風格,但是對於新進編劇的訓練,我看不出甚麼幫助。

睹出我未來

製作單位召集一批曾經是「病態賭徒」的人士,透過「人種誌戲劇」的創作方式,將該等人士的真實經歷寫成劇本。所謂「人種誌戲劇」,就是針對某個人類社群進行的社會學研究,以找出該個社群的獨特生活方式。參演的人士都不諱言自己是過來人,重獲新生之後,希望與他人分享經驗。全劇的名稱以「睹」代替「賭」,已是寓意人們應放眼未來,不應埋首過去。 

孔子63

八十高齡的戲劇家麥秋,要從舞台上以戲劇形式述說孔子的故事,若單是敘述生平,可能沒有甚麼具趣味的觀賞性;若要批判儒家,便要有充分論證和充足立論。因此,麥秋為中英劇團導演《孔子63》,以話劇形式傳達有關孔子的個人自省過程,怎看也是向難度挑戰。(劇評文章見2016年10月26日大公報文化版)

星期五, 10月 07, 2016

仲夏夜之夢(神戲劇場)

已記不起一生至今看過多少齣《仲夏夜之夢》。
神戲劇場的「仲夏夜」,現代感不單在於劇本語言的通俗化,而是空間佈局、視覺和音響整體合成的效果。曾文通身兼舞台、服裝和造型設計於一身,從第一幕的平面化而至其後呈現深遠的立體舞台,角色與空間互相配合,佈景並不喧賓奪主,但又處處流露與演出相關的象徵符號。(劇評文章見2016年10月18日信報文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