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琳劇評
BLOG是現代式散文匯集。 若魯迅、胡適、朱自清諸君看到這個繁華喧鬧、資訊爆炸的香港社會,竟能湧現五四運動之後的另一股散文熱潮,相信他們會同聲一笑。 《佛琳劇評》為香港戲劇作出一點記錄,喜歡與否,適隨尊便。
星期日, 5月 31, 2015
星期一, 5月 25, 2015
紅色的天空(中英劇團)
中英劇團的年輕演員演得努力,導演方俊杰亦不想帶著賴聲川的影子,因此刪去台口的倒數時鐘,但是經典終究是經典,有些事情改動不了 (例如把背景改在香港)。
以下是當年我看賴聲川導演香港話劇團的感想:
「賴聲川在娛樂與藝術之間的駕馭能力,在華人戲劇世界實在數一數二。香港話劇團《紅色的天空》以老人及死亡為題,似乎並不容易討好觀眾,然而劇中角色憶述前塵舊事,例如老人家們爭辯甚麼才是生命中最痛,有說「搞腸沙」、有說「腎結石」、有說「生孩子」,可是怎也不及被愛人離棄的感情傷痛。這就是賴聲川以集體即興創作方法,從演員身上提取生活體驗,經過藝術加工之後(導演對題材整理、舞台調度、控制節奏等的功夫)對於普遍觀眾自然能夠產生深切而真摯的共鳴。
《紅》劇表面說死亡,實際談活著。雖然全劇總結於阿金(黃先洸飾演)的死亡,可是隨著舞台左右兩邊的電子時鐘分秒倒數,阿丁(龔小玲飾演)寫下每天美好時刻的日記,還有二馬(林尚武飾演)講述老鼠繁忙地勇往直前而遺漏沿途風光的寓言,以及同樂會中陳老太太(劉紅荳飾演)表演如何「活著」,凡此種種都証明賴聲川以悲喜交集的包裝手法,希望觀眾與演員一起共同領略舞台上的一分一秒,藉此體會生命的存在意義。
對於這樣的題材,某些導演可能會流於煽情或過於沈鬱,賴聲川的舞台技法則顯得純熟圓渾: 首尾呼應的「月台」展現人生有如長途列車;群戲與兩、三個角色的對手戲相互交替製造對比場面及氣氛;末段「同樂會」引發觀眾直接參與劇情等。在這樣的精密計算之下,觀眾情緒自難走出導演的控制範圍。
至於八位飾演老者的主要演員(還有葉進、馮蔚衡、潘璧雲及歐陽奮仁),在本劇除了輔助導演修訂劇本的文化差異之外,各演員對於形體、聲線及感情的控制,雖不說脫胎換骨,但也令人耳目一新,更表現了劇團難得的群體精神。尤其在「兒子」段落,兒子(辛偉強飾演)痛斥父母(葉進及潘璧雲)的不是,除了表現賴聲川的劇本並非單純為老人家說項,也控訴上一代如何影響下一代發展。潘璧雲在這情節裡竭斯底理地打罵辛偉強,兩位演員表現的「真」確能深深地打動觀眾。」
(上文刊登於1998年9月24日星島日報文化版)
星期六, 5月 23, 2015
星期二, 5月 19, 2015
星期一, 5月 18, 2015
蠢病還須蠱惑醫
《蠢》劇演出甚為拘謹, 不禁令我想起1998年看過的另一版本《戇病夫妙計試真情》---
正本戲開始之前,六位小丑花了差不多十五分鐘逗弄觀眾: 派發七彩汽球及「吹BB」玩意、引導觀眾一起歌唱演出主題曲,目的就是替觀眾熱身(Warm-up),以便接受這齣原本並不十分熱鬧的十七世紀法國喜劇。
莫里哀的《戇病夫妙計試真情》,是一齣典型的中產階級諷刺喜劇。劇中主人翁經常無病呻吟,希望將女兒嫁給名醫的兒子,從而獲得醫療和實際財富的利益。可是女兒卻另有意中人,因此誓要爭取個人婚姻自由。與此同時,主人翁的繼室和情郎藉著主人翁對藥物倚賴成性的弱點,密謀侵害他的家產。最後,依照同類型喜劇的一貫模式,由主人翁家中那個潑辣豪放、鬼馬精靈的女僕,以偽裝假扮的方法(包括她假扮成另一名醫哄騙主人翁及教唆主人翁詐死試探眾人),從而揭穿繼室及其情郎的詭計。結局當然是主人翁明白事理洗心革面,其女兒則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距離現今三百多年的世代,醫學與科學逐步發展的時期,《戇》劇背道而馳崇尚自然,鼓吹摒棄藥物追求心境健康,足見莫里哀作為戲劇家的進步思想。香港話劇團的演出版本,也是希望追求一種閒適的感覺,在傳達故事信息之餘,讓觀眾輕輕鬆鬆享樂一場。
導演何偉龍似乎知道《戇》劇並非瘋狂胡鬧的劇種,因此在好些只有兩三個角色的場面,都加進小丑同場分佈舞台四周,務求令舞台空間得到充實,但又不影響劇情本身的進展。每到轉場時候,小丑又出來插科打諢,令演出節奏盡量保持流暢。不過,六位小丑在音樂歌唱方面雖然發揮水準,然而活力與動感始終有所不足,因此演出下半場亦減少了出場次數。
至於演出整體氣氛,導演除了循著故事所需而讓演員們飾演的角色推進劇情,更開放地讓演員各展所長,豐富了《戇》劇敘事功能以外的娛樂表演性。我看的是A組演出,個別角色的造型頗有心思,例如陳淑儀飾演的多蜜斯賈潟肚,肥胖大肚的特別服裝沒有阻礙演員的形體動作,反而豐富了角色的奇特性格,在全劇裡變成一個甚為突出的角色。至於其他演員,雖然並非每人都作出特別技能表演(這也並不是說他們的演技有問題),但我看到黃先洸玩雜耍地以雙手拋三個膠圈、林尚武既打鼓又彈結他(更擔任歌曲填詞)、梁菲倚的芭蕾舞姿翩翩,凡此種種,已經足以令我相信話劇團的演員應該還有更大的潛能可以發揮。
(以上原文刊登於1998年7月20日大公報文化版)
星期六, 5月 16, 2015
星期日, 5月 10, 2015
大報復
香港劇壇近年增添了一批從內地來港學習的生力軍,編劇人才尤其出色。
原以為該批充滿內地生活經驗的編劇,其作品必然與香港本土的連繫出現距離,可是近期看了賀鑫的作品《大報復》,令我改觀。
《大》劇由一位事業及生活皆不如意的女士嘉欣,如何進行自殺計劃而開展故事......
全劇的前段較為兜轉,似乎是鋪排得過份細緻,但劇情發展至嘉欣未能死去,劇作者的深思和心意才告顯現,其警世寓意直比當頭棒喝。
謀殺現場
團劇團果然是人多勢眾
故此即使是一個翻譯劇
也能動用 A B cast不同演員來擔演不同角色
這正反映了該團的「人包戲」特色
《謀殺現場》也不例外
雖然是西方劇本(但場刊連編劇介紹亦欠奉)
但劇本的質素甚是普通
可能如此
導演陳淑儀便要求一眾演員各自搶戲
為此
全劇的演員表演高度過火
劇本故事便不了了之
大帽山自梳女鬼
我沒有看過或聽過《恐怕在線》的網上節目
但是劇場版的演出
導演廖裕修透過一些很細微的手法
例如窗檯閃影
嚇鬼人聲
都能做出一些不錯的驚嚇效果
劇本其實亦有人情味
但演員的平均水準實在有限
故此整體演出效果只能停留在業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