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琳劇評
BLOG是現代式散文匯集。 若魯迅、胡適、朱自清諸君看到這個繁華喧鬧、資訊爆炸的香港社會,竟能湧現五四運動之後的另一股散文熱潮,相信他們會同聲一笑。 《佛琳劇評》為香港戲劇作出一點記錄,喜歡與否,適隨尊便。
星期五, 7月 31, 2009
星期四, 7月 30, 2009
再說一次我愛您
很無聊地,晚上在收費電視看了一場電影《再說一次我愛您》。
劉德華、楊采妮、蔡卓妍。
一個很文藝的愛情故事。
一邊看,一邊覺得,劉華的年紀應該可以當阿Sa的爸爸。
原來這電影已經是五六年前了。
* * *
去年這個月份,趁著暑假回來八和先工作一個月。然後到八月份又回到汕頭。
因此,可以算是回來已經一年了。
生命就是這樣短促。
星期三, 7月 29, 2009
星期二, 7月 28, 2009
標籤遊戲
黑盒劇場的真正意義,的確是給予新秀試驗或發展具潛質及非市場化的作品。
《標籤遊戲》體現了這種特定意義。
基本上,我覺得劇本的本質是一齣個人自白/體會,近乎於獨腳戲。
就像鄧樹榮多年前導演、李域基創作的《真面目》般,創作人的「深層」感受是最重要的。
《標》劇是陳煦莉留學回港之後的創作,很明顯藉劇作表現一份遊子心態和外在觀照,這也是戲劇人自我發掘和提昇的最佳方法,誠屬美事。
然而,創作人亦想盡力展示其創意和劇場手法,故此《標》劇的另一主題是「遊戲」── 不論是角色的轉換,抑或四位客席演員(U.F.O.)的插科打諢,甚至是舞台上的小機械人,都能配合劇場遊戲的精神,讓觀眾產生輕鬆有趣,悠然寫意的聯繫。
可是,一切手段都未能擴展和深化文本的主題。
仍是一場遊戲而已。
星期一, 7月 27, 2009
無名碑
多年來,觀看致群劇社的演出,都能看出一種「以戲言志」的信念,而且,其製作的內容絕對不會「貨不對辦」,觀眾不容易「買錯票」、「看錯戲」。
我的這種觀感,於《無名碑》一劇又再得到印證。
《無》劇故事講述一位曾經於香港貢獻革命事業但卻鮮為人知的無名英雄──楊衢雲。致群選演楊衢雲此人物,一方面與該劇社以往幾年創作的人物戲劇,包括《袁祟煥之死》、《陽光站長》(講述梁思成的故事)都有著一脈相承的連繫。而從祖國山河再至香港本土,又更是既遠亦近的戲劇思潮回歸。
由是,我抱著兩個目的觀看《無名碑》:看致群如何在舞台上表現一位革命英雄的故事;另外亦看楊氏的故事如何與現代香港發生關連......
(詳文見於7月30日信報文化版)
星期日, 7月 26, 2009
星期五, 7月 24, 2009
星期三, 7月 22, 2009
星期二, 7月 21, 2009
還可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我正在為汕頭的友人籌劃本星期日的節目。
* * *
真的沒興趣看哈利波特,但是戲院都好像給它全霸佔了。
* * *
雖然天氣很熱,工作很煩瑣,但是這星期的心情,還是過得可以的。
星期一, 7月 20, 2009
盲目堅持
從U Magazine 看到書展的很多新書介紹,登時令我心癢癢要買幾本書。
但是內心知道,買回來都要放很久......
* * *
近來戲劇圈原來頗多新生命,好些人士都即將會有小嬰孩誕生。
我們這一輩,逐漸知道生命有時,要將愛意或精神延續,唯有寄望下一代。
* * *
昨晚無聊時候看了一陣子電視節目《超級巨聲》,令我知道免費電視真的非常非常無聊。
可是,我認得其中一個參加者,乃是我十多年前教戲劇班的其中一個學員。
我佩服他的毅力和勇氣,但是我亦認為他應該慎重考量自己的前路,現在到底是否仍然需要作盲目的堅持。
生命,絕對不只一條路。
星期六, 7月 18, 2009
星期五, 7月 17, 2009
星期四, 7月 16, 2009
懷疑
雜誌提醒書展已經二十年。
我起碼有六至七年沒有去過書展了。
* * *
以往三天都沒有外出吃午餐 ── 都是召外賣回辦公室,一邊工作一邊吃飯。
今天,一面吃著飯盒,一面和另一人開會談話。
* * *
有時我真的懷疑:
香港這個小地方,怎麼會有那麼多劇場表演?
究竟有多少觀眾經常看劇場表演?
我突然有一個很大的疑問:
如果沒有了現時龐大的政府資助,這些表演仍會出現嗎?
我知道這些問題對我現時的工作或生活沒有多大意義。
但是,真的想起了......
星期三, 7月 15, 2009
前浪
原本香港的夏天,也真的是很熱的。
* * *
與劇場友人聊天,得悉近來幾個職業藝團都有新領導加盟 ── 每位都是我們十多年前認識的前輩。
Well,長江前浪兜後浪。
* * *
今天接連收到幾個話劇宣傳電郵,一時間我也以為時光倒流至二十年前。
* * *
粵劇的工作當然亦不容易。
我承認,這兩星期我是很動搖的。
真的希望是非可以遠離。
星期二, 7月 14, 2009
星期一, 7月 13, 2009
李察三世
不知為何,打不開香港話劇團的網頁,於是在廣州日報的網站找到這張「三位猛男」相片。
* * *
1988年,英國莎士比亞劇團於香港藝術節演出「玫瑰戰役」,一連14場搬演了莎翁筆下的歷史劇,包括 (每劇演出兩場):
李察二世
亨利四世上篇
亨利四世下篇
亨利五世
亨利六世---蘭卡斯丁家族
亨利六世---約克家族
李察三世
我肯定自己當年沒有全部看過七齣劇目,但也記不起是否有看到《李察三世》。
* * *
香港話劇團是次的演出,我會形容為真摰及大部份精彩。
所謂真摰,乃是劇團投入的心力,明顯不受票房好壞而影響製作的資源,實在令人尊敬。
所謂大部份精彩,我是指上半場開始和下半場後段 ── 尤其是下半場戰爭的場面,導演以藝術處理的虛擬手法,綜合了演員形體動作和錄像投影,有效地讓觀眾感受到該段玫瑰戰役的震撼。
林保怡是意料之外的平穩,並符合了舞台表演的要求。
King Sir以其年齡來要求,已是具水準之作,但是角色應可更深沉悲壯。
另外,一班前度演員,包括葉進、歐陽奮仁、李子膽,都有壓台的演出,可說真的是寶刀未老。
星期五, 7月 10, 2009
我愛Laughing媽
一如所料,演戲家族的《我愛Laughing媽》更適合成年人觀看。我看到觀眾席中很多媽媽都看得很開心。
黃詠詩創作的劇本基礎很好。老、中、青三代母親身份作為劇本的直線骨幹,表現了不同年代不同母親的辛勞之處。
劇本卻非一個敘事式的故事,當中的併貼片段,顯然是編劇刻意而為。這種呈現手法,更容易吸引成年觀眾並令他們作出聯想。
至於兒童觀眾亦有得著。杜雯惠、姚潤敏和邵美君的歌聲,實在悅耳。
星期四, 7月 09, 2009
電視劇
老闆臨時有空回來辦公室。
談完公務之後東拉西扯,說到這幾天的新疆事件。
老闆當然非常留意祖國形勢,並分析漢人與維族人之間的歷史關係。
我說:「是啊,【書劍恩仇錄】不就是有關香香公主與陳家洛的故事嗎? 」
突然想起面前人便是當年的翠羽黃衫霍青桐。
* * *
然後又談到《烈火雄心.3》,我只能又說:「我沒有看啊。」
* * *
明晚和後晚終於可以再看舞台劇了。
我又想,何時會有Pina Bausch的致敬演出?
星期三, 7月 08, 2009
星期二, 7月 07, 2009
高低
1. 「風捲殘雲」的意思其實是:一人一句說話逐漸變成二十人幾百句說話......
但是,最後留下的只是千百個問號......
2. 事情總是有起有跌、有高有低、有始有終。
現在一切算是安定了,要有時間預備未來的事情。
3. 中午與藝術行政界的鄭前輩茶聚。
鄭前輩當年在藝發局曾是我的短暫老闆,後來他去汕頭大學當總監,接著又轉往上海音樂學院當教授。
想不到多年後,我在汕大接手他的崗位。
現在說起來,總有點前事唏噓。
另一方面,鄭前輩走遍大江南北,見識廣博。聽他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4. 這星期,怎也要偷懶一下,否則天打雷劈。
Peiza828君、小8君、Fans君,謝謝您們的留言及支持。我其實只是一個受薪職員,一切自當盡力而為。
星期一, 7月 06, 2009
星期六, 7月 04, 2009
星期五, 7月 03, 2009
開朗
跑步
很久沒有在這裡提及跑步了。
其實,現在每星期我都盡可能跑步兩次,最少也要跑一次。一般都在星期六傍晚或星期日早上,抵消的就是去街、睡覺或看話劇的時間。
每次跑最少半小時或5公里,視乎健身室的熱鬧情況而定。
跑步之後滿身大汗,精神抖擻,我覺得是抵抗乜乜物物流感的最佳方法。
更重要的是,跑步時盡量甚麼也不想。
今天,我便飛快地完成手頭的工作,趕快下班回來跑步,以預備明天的大戰。
話劇
很久沒有在這裡提及話劇了。(前天有關翩娜‧包殊的訊息不算數)
實在沒時間,也提不起勁去看話劇,更不要說看完了之後寫評論文章。
下星期吧。
下星期計劃去看《我愛Laughing媽》和《李察三世》。
電影
不用提了。
選舉
很多年前,我曾經是話劇界的香港戲劇協會理事會成員。
「劇協」每屆理事會的任期也是兩年,所以每隔一年便要選舉。
可是,每次選舉都很平淡,基本上沒有甚麼高潮和變化。
這與明天我公司舉行的周年大會和選舉,可說是天壤之別。
公友
不知道公務上的朋友,能不能稱為「公友」?
今天有好幾位公友來電話,問候我並且祝福明天一切順利。
* * *
現在想到的就是這些。
明天有一個很重要的會議,但我現在的心情開朗。